內文出處: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.html?id=38287
配合12年國教新課綱將於108學年度實施,大學考招也必須跟著連動,預計111學年度上路。亦即,108學年度入學的高一新生,將開始啟用新課綱,並適用考招新制。
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(簡稱招聯會)已在2017年5月中旬公布微調方案,考慮到與新課綱的銜接問題,決議從明年起(107學年)至110學年度,採取漸進改良的措施,俾使111學年度可以順利落實新制度。
由於考招新制不僅影響正在就讀的高中生,也涉及未來的學生與家長權益。現在,就來一起搞懂什麼是考招新制,以及X(新型學測)+P(學生綜合學習資料)+Y(加深加廣分科測驗)吧!
變革1〉延後繁星、申請入學時程
首先,微調後的大學考招,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的招生作業時程,將從明年起,分成兩階段,並微幅延後執行。
第一階段從107至108學年度,繁星推薦改到3月第二週報名;個人申請微調至3月第四週接受報名。這兩種入學管道跟106學年度相比,均調整延後近一至兩週。
鑑於多年來,教育現場出現高三學習不完整的問題,為減少對課程的影響,明年起個人申請校系自辦(書審、面試、筆試等)的時間,也將集中在兩週內舉行。
過去,大學校系自辦時間長達五週之久,嚴重干擾高三下學期的教學品質,因此考招新制縮短成兩週,集中在4月中至4月底辦完,但可辦理總天數時間並未減少,不會影響校系自辦的甄選。
第二階段是從109至110學年度,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招生作業時程仍會微幅延後,但目前招聯會還未制訂具體時間。
到了111學年度,考招新制正式落實,繁星推薦將在4月進行、個人申請入學則延至高三課程結束後的5月初至6月。
招聯會指出,過去學生準備個人申請與高三下的學習時間重疊,導致學習不完整的疑慮,將來會採取兩階段規劃縮短時程,達到學習完整的目標。 而外界所關心的考試時間則不變,學測還是在寒假舉行,指考則在高三畢業後的7月初考試。
變革2〉X新型學測考科五選四
其實,這次大學考招最大變革,在於參採項目的改變,稱為X、P、Y三大部分。
X代表新型學測,是根據舊制的學測微調。將來國文、英文考到第五冊,其他科目僅考四冊。107學年維持不變,學測仍是考五科,但從108學年度起,大學繁星推薦、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等入學管道,大學校系最多僅可在五個考科中選取四科,並就這四科的成績擬定檢定、篩選、採計及比序的科目,或就所選的四科中另訂科目組合級分,並且不得再使用五科的總級分。
從108學年開始,各大學個人申請第一關就不能設總級分篩選,以後學測成績放榜時,「75級分」將成為歷史名詞。
另外,招聯會根據106學年個人申請參採學測成績的現況指出,第一階段已有超過93%校系檢定科目數為四科(含總級分)以下,第二階段校系自辦總成績採計科目數為四科以下的也有68%,可見個人申請管道的招生愈來愈重視「適性選才」。
大考中心也會配合從108學年起,將學測科目全部改為選考制,而且不限定學生選考科目數的上限。將來考生可視志願就讀校系招生簡章規定,自行調配學習與準備考科的時間與心力,可望有效緩減考試壓力,鼓勵學生適性發展。
最終,招聯會希望能結合12年國教新課綱的實施,未來能進一步調降為採用「最多三科」的原則,以助新課綱的執行。
其實,學測考科從五選四,降為五選三,是不少高中老師的希望。全教總副祕書長黃致誠指出,考試領導教學,學校就有升學壓力,自然無法落實選修課程,常被拿來複習學測的科目,唯有降低考科,教學才能正常化。
變革3〉綜合學習資料擴充為P1、P2,P1(學習歷程)取代現行書審
再來就是P(Portfolio),代表學生的綜合學習資料。這是從目前個人申請的備審資料演變擴充而成,分成P1(學生三年學習歷程)及P2(大學科系自辦甄試,如面試、筆試)。
招聯會也決定從明年起(107學年)開放資訊類學系採分組少量招生,規劃試辦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納入學習歷程(P1)項目。
雖然從108到110學年度期間,並沒有明確規定P的部分,但招聯會將陸續研議規劃銜接的措施。尤其在搭配教育部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正式啟用後,多數校系111學年度招生規定時,在個人申請第二階段中(相當於現行的備審資料),學習歷程檔案的採計應占相當比例。「未來P1的重要性會愈來愈高,」黃致誠說。
為了讓學生有所依循,招聯會已規劃大學校系必須在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前至少兩年,亦即最晚109學年度就要公布適用的學習歷程參採方式,讓108學年入學的高一新生參考。
由於考招新制將以P1(學習歷程)取代現行的書審資料,部分師生與家長並不清楚P1的設計,難免有所擔心。招聯會執行祕書戴念華說明,在不影響多數考生升學的權益下,107學年只會先從資訊類學系試辦,採招生分組、少量名額的方式,於個人申請第一階段檢定或篩選時,開放納入學習歷程項目,但資訊類學系各招生單位最多申請試辦3個名額,全國不超過50個名額。
戴念華再次強調,P的部分提前小規模試辦,須符合幾個條件,包括具有普遍性、可辦共同考試、公平性、篩選功能,且不能有城鄉差異。目的在提供招生需求與傳統考科較無關聯的特定校系,有機會招收志趣相符的學生。一般考生的升學權益不會受到影響,仍可循原來管道申請入學。
目前僅先規劃資訊相關領域具有試辦P的條件,107學年試辦以後,有意申請資訊、資管、資工等系的高中生,可參加已有的機制,在台師大辦的線上測驗,取得成績證明,作為大學第一階段篩選、檢定之用。
至於眾所關心的P1採計占比到底是多少?招聯會目前沒有明確規定,將會陸續研提108學年以後的規劃。
將來學生可透過「X+P」(新型學測+學習歷程)參加個人申請入學。假設對錄取科系不滿意,可再選擇參加Y(加深加廣分科測驗)的考試分發,如同目前的指考。
變革4〉Y分科測驗 考科數減為七科
Y的考科數將減為數學甲、歷史、地理、公民與社會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七科。學生可參考各大學簡章,決定要考哪些科目,考試範圍跟目前的指考相同,涵蓋高中三年六學期的課程。
不同的是,將來考試分發微調成各校採計X+Y不得多於五科的分數,不像目前僅看指考成績。
目前學測是採15級分計算,Y則規劃採45級分,因此將來X(新型學測)用於分發入學時,也會換算成45級分,避免同級分學生過多而無法分發。
這種作法雖可減輕考科壓力,但有高中生認為,分發入學同時使用X+Y(新型學測及加深加廣分科測驗)成績,會造成學測考不好即無法彌補的壓力,導致他們更全力衝刺學測。
也有部分老師擔心,學測僅考四至五冊的內容,凡是拿到第一階段申請入學名額的學生,高三學習不完整的問題依舊無解。
針對這項質疑,就跟台灣任何的政策一樣,很難有共識。招聯會發言人、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強調,選才不能只靠考試,希望多一點機制,重視學生三年在校學習成果(P),逐漸引導社會不再偏重考試,落實多元學習目標。
儘管外界對考招新制有疑慮,仍有不少老師充滿期待。黃致誠認為,制度或許難以滿足各方需求,至少在落實適性多元的目標上勇敢踏出第一步。
留言列表